日期:2019-02-28
2019年全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要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济宁市“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济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为依据,紧紧围绕“健康中国”“健康山东”“健康济宁”的战略布局,紧密结合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卫生乡镇为载体,积极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和控制,对媒介生物性疾病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预警,防止病媒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为此应做好如下工作:
一、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和本底调查,不断充实和完善病媒生物基本资料。
各县市区疾控中心要按照监测方案要求,规范开展及时、有效的病媒生物监测,准确掌握辖区内蚊、蝇、蜚蠊和鼠类的种群、密度、季节消长规律以及病媒生物的侵害状况、时空分布,确定主要靶标病媒生物,并定期对病媒传播疾病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预警,提高监测数据利用率。国家级和省级监测点要严格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和《全省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要求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及时上报监测数据。各县市区要根据当地病媒传染病发生流行情况,适时开展相关病媒生物专项调查及蜱、螨、蚤等病媒生物种类调查,尤其要加强对丘陵山林、湖区及码头等特殊生境中病媒生物的本底调查,全面掌握辖区内病媒生物基本资料。
二、开展重要病媒生物的抗药性监测,掌握辖区内病媒生物抗药性现状及发展趋势。
化学防制仍然是目前控制病媒生物种群密度最主要和有效的方法。随着化学杀虫剂的不规范、长期和大量使用,不仅污染环境,还会造成卫生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和快速发展。因此各县市区应积极开展蚊、蝇、蜚蠊的抗药性监测,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要求,基本掌握辖区内重要病媒生物对常用化学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及发展趋势,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建议,为卫生害虫的化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指导,选择环境友好控制技术和措施,指导科学、合理、正确、安全使用卫生杀虫剂和灭鼠剂,逐步实现从“重化学防制、轻环境治理”的做法向“以综合治理为原则、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防治策略转变。
三、开展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为登革热风险评估、预测预警、控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气候的变化,登革热、寨卡病毒病、黄热病不断输入我国,2017年我市出现全省首次输入性登革热暴发疫情,而且其媒介白纹伊蚊在我市各县市区均有分布,登革热等疾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各县市区疾控中心应根据《济宁市2018年登革热防控技术方案》和《济宁市2018年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方案》(济卫疾控字〔2018〕1号)工作要求,结合《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中疾控传防发〔2014〕360号),开展辖区内伊蚊的监测和控制工作。国家级媒介伊蚊监测点应严格按照《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开展监测工作,并按时上报数据。各县市区除将监测数据按要求上报以外,定期开展风险评估、预测预警,及时向辖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爱卫部门提出防控工作建议,为辖区登革热控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四、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重大活动时病媒生物的监测与控制。
在辖区内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举办重大活动时,应开展病媒生物的种群分布和密度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于本地区特点、切实可行的病媒生物防制预案和控制方案,并科学有效地控制病媒生物种群密度,以确保人民身体健康。同时应当树立常备不懈的观念,定期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的现场演练,做好应对突发事件时足够的技术、人员和物资储备。
五、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环境、生态的变化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社会对卫生害虫防制的需求日益增长。将组织开展对县区疾控工作人员的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工作,培训包括重要病媒生物形态鉴定、监测技术、控制技术、风险评估及抗药性监测等内容,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需要。
六、充分发挥卫生城市创建活动中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指导作用。
根据《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全爱卫发〔2009〕9号)和《山东省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考核评估办法(试行)》,对创建卫生城市进行病媒生物防制方面的技术指导、监测与控制工作的考核评估;同时以创建卫生城市、卫生乡镇为载体,扎实开展辖区内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工作,切实做好卫生城市创建活动中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的技术指导和效果评估。
七、加大病媒生物防制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广大民众病媒防制知识水平。
各县市区应加大病媒生物危害及防制知识宣传力度,借助健康济宁行动及卫生城市创建这一有利平台,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多种媒体及爱国卫生运动活动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鼠、蚊、蝇、蟑螂、蜱、蚤、臭虫等重要病媒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普及科学有效的防制方法,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和预防控制能力,降低病媒传播疾病的发生风险,减少病媒生物对人群的骚扰和侵害,满足当前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美好需求。
八、加强学术交流,提高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科研创新能力。
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研讨。可同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的合作交流,采取送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及时了解和掌握病媒生物控制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技术水平,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可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要病媒生物监测和传播相关病原体检测技术研究”工作。同时充分利用县区不同病媒生物的生境资源,发挥各自专业人员的人才技术优势,加大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科研、创新力度,持之以恒地开展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科研课题研究,提高我市病媒生物防制专业的学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