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健康科普 >
天气转暖,预防春季呼吸道传染病

日期:2017-09-27 

春季是疾病特别是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这些疾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学校、托幼机构、办公室等人员密集、相对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 

一、春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1、流感(流行性感冒)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传染源主要是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

3、麻疹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麻疹的典型特征);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

4、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

 5、流行性腮腺炎  俗称痄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腺肿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7、风疹  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开始一般仅有低热及很轻的感冒症状。多在发病后1到2天出现皮疹,疹的形状及分布与麻疹相似,出疹迅速由面部开始发展到全身只需要1天的时间,发热即出疹,热退疹也退,这些是风疹的特点。儿童及成人都可得此病,发病前5天至7天和发病后3天至5天都有传染性,起病当天和前一天传染性最强。感染后基本上能获得永久保护。空气飞沫传播是风疹的主要传播途径,日常的密切接触也可传染。

二、预防措施:

1保持生活环境的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每天至少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同时要保持环境卫生,坚持每天对居室进行清扫消毒。

2、接种疫苗。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最佳有效的手段。

3、 培养良好的个人健康生活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吃东西前要及时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巾擦干,不要共用毛巾。对身体抵抗力低的人员尽量不去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及相对封闭的环境,如网吧、影院等。
    4、加强体育锻炼,增加户外活动,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喝开水。保证充足的睡眠,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
     5、密切注意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到医院治疗。
 

 

济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刘伟


版权所有:济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济宁高新区英萃路26号 鲁ICP备17053123号 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2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