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健康科普 >
【健康科普】防治结核病,“营养”很关键!

日期:2025-01-09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反之,营养不良又影响着结核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过程。因此,合理的营养摄入在预防和治疗结核病中至关重要,应贯穿于结核病防治的全过程。

 

结核感染、发病与营养的关系

结核病和营养之间存在双向关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结核病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但感染并不代表一定发病,是否发病取决于结核杆菌的毒力和数量以及机体的免疫功能。营养不良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增加感染结核杆菌后发病的概率。

结核病作为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治疗是其治疗的基础,合理的营养供给不仅是一种支持手段,也是控制疾病进程和预后的重要治疗措施。此外,结核病患者因药物副作用引起的食欲不振也可能导致营养物质摄入不足,进而引发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低下。因此,药物治疗和营养治疗相互配合,可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改善营养状态,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营养需求“三高一足”

结核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能量代谢的状态,因此营养补充原则主要为:高能量、高蛋白、高维生素、足量矿物质。

1.高能量

结核病患者的能量消耗远超正常人,基础代谢率可增加50%-150%。若能量补充不及时,将导致蛋白质被迫分解以提供能量。因此,结核病患者必须给予高能量膳食。患者进行较轻体力活动时,每日所需的热量为40-50千卡/公斤体重,全日总能量应达到2400-3000千卡。

2.高蛋白质

结核病患者易出现蛋白质和能量供应不足,以及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异常。足够的蛋白质为病灶修复奠定了体质基础,而且蛋白质也增加了药物的载体作用,保证了血中抗结核药物的有效浓度。结核病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为1.2-1.5g/公斤体重,总量为80-100g,其中优质蛋白质如肉、禽、水产品、蛋、乳及大豆制品应占总蛋白摄入量的50%以上。

3.高维生素

应重点补充维生素A、B、C、D。注意维生素C会影响异烟肼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抑菌率,故维生素C与异烟肼不宜同时服用。

4.足量矿物质

钙是病灶钙化的原料,牛奶中富含优质钙,患者应每日饮奶250-500g。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必备原料,咯血、便血者需要补充。同时还需注意微量矿物元素锌、铜、硒等的补充。

 

结核病患者不宜食用的食物

结核病患者除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有饮食要求外,对其他患者并没有严格饮食禁忌。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使用茶水和牛奶送服抗结核药物。

茶水、牛奶在服用抗结核药物后1-2小时以上再食用。

2.禁酒。

酒精会与抗结核药物发生反应,加强各类药物的毒副作用。

3.刺激性、腌渍等食物应不吃或少吃。

辣椒、腌菜、烟熏等食品,可能会引起咳嗽、胃粘膜的损伤和咯血。

4.服用异烟肼类药物,尽量不要食用酪胺酸含量较高的食物。

如发酵食品、奶酪等食品,容易出现急速性高血压、面色潮红、脑血管意外等危险症状,即酪胺反应。

                                                  

市疾控中心:张黎明、张昕宇

版权所有:济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济宁高新区英萃路26号 鲁ICP备17053123号 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2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