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6-20
亲爱的同学们,恭喜你们完成人生中一场重要的考试!高考结束,意味着青春的闸门豁然开启,仿佛按下了自由的开关——旅行、聚会、探索自我……然而在这段充满自由的时光中尽情享受时,有一种看不见的威胁,可能正悄悄潜伏 ——艾滋病。当青春的冲动遇上无知的冒险,悲剧往往就此发生。我们需为你们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护墙:预防艾滋病,守护青春的光彩。
真实案例警示:青春不能承受之重
小A(化名),去年刚结束高考,暑假期间与朋友聚会饮酒过量,在意识模糊的情况下发生无保护同性性行为。数月后因持续低烧就医,确诊感染了艾滋病病毒。那个本应灿烂的大学新起点,蒙上了沉重的阴霾。
小B(化名),高中毕业后通过网络社交软件结识异性,在对方“健康”的承诺下,未坚持使用安全套。一次疏忽,一次侥幸,让她在一次体检中收到了阳性检测结果。
像小A和小B这样因缺乏防艾知识而感染的年轻案例,每年都有不少。艾滋病不会因为你的年轻就网开一面,一次侥幸,就可能改变一生。
科学认知:破除误解,掌握真相
艾滋病,医学全称为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病毒会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使身体失去抵抗力,各种疾病趁虚而入。
HIV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①无保护性行为(包括阴道交、肛交、口交);②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③母婴传播(感染母亲在怀孕、分娩或哺乳过程中传染给婴儿)。日常接触如拥抱、同桌就餐、共用卫生间不会传播。
发生高危行为后,病毒需一定时间才能在血液中被检测到(通常为2-6周)。在这段“窗口期”内,检测结果可能为阴性,但病毒已在体内复制,具有传染性。
阻断治疗:抓住黄金时间
如怀疑发生了高危行为(如安全套破裂、无保护性行为、遭受性侵犯等),务必在72小时内(越快越好!)进行暴露后预防(PEP)。要前往指定医院寻求专业评估,医生会判断是否需要服用阻断药物,并指导规范服药(连续服用28天)。
主动防护:为青春设下安全防线
1.拒绝借口,坚持使用安全套
安全套是防护“金标准”,每次发生性行为,全程、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是预防传播艾滋病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拒绝借口,坚持使用。
2.拒绝毒品,警惕共用针具
绝对远离毒品。任何形式的吸毒都严重危害健康。
3.了解伴侣健康,坦诚沟通
建立相互尊重、坦诚沟通的亲密关系。在发生性行为前,鼓励双方共同进行HIV检测,了解彼此的健康状况。
检测与关怀:早知早治,拥抱未来
发生高危行为后,或计划开始稳定的性关系前,主动进行HIV检测是负责任的表现。各地疾控中心会提供免费、保密的咨询检测服务。也可关注济宁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申领免费尿液自检试剂。
如不幸感染,尽早启动规范的抗病毒治疗(ART)至关重要。现代医疗条件下,坚持服药可有效抑制体内病毒复制,将病毒载量降至检测不到的水平。这不仅极大延缓疾病进展,保护自身免疫系统,更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给性伴侣(即“U=U”:持续检测不到=不具传染性)。
高考结束是人生新的起点,但健康才是一切可能的前提。艾滋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与侥幸。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以科学的态度认识艾滋病,用正确的方式保护自己。愿你们在拥抱自由与梦想的路上,始终与健康同行。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或寻求帮助,可拨打济宁市疾控中心艾滋病防制科咨询电话0537-2655329。每一次对健康的珍视,都是对青春最好的致敬。
附:各县市区疾控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电话
市疾控中心:马希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