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健康科普 >
【子曰健康说】新生入学体检,别忘记结核病筛查

日期:2025-08-28 


又到一年开学季,同学们即将步入校园,开启新的学习生活。在入学准备事项中,有一项十分重要却常被忽视,那就是结核病筛查。

 

一、为什么新生入学要筛查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中肺结核最为常见,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在人员密集场所,如教室、宿舍等,一旦有肺结核患者,结核菌就会随着飞沫在空气中扩散,感染周围健康人群。我国传染病网络监测报告系统数据显示,每年肺结核患者报告数在甲、乙类传染病中位居前列,学生肺结核患者数占4-5%。学校人员高度集中,学生相互接触频繁,是结核病传播的高风险场所。开展入学结核病筛查,能够尽早发现肺结核患者,避免传染源进入校园,同时可筛查出结核菌潜伏感染者,通过早期干预,降低发病风险,从而有效预防校园内结核病的传播与流行。

 

二、学校该如何落实结核病筛查工作?

(一)规范组织筛查工作

学校应依据《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2020年版)》《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2021年版)》等相关规定,制定详细的新生入学结核病筛查计划。明确筛查时间,原则上在学生入校前完成,最晚不迟于开学后1个月。提前与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沟通协调,确定筛查流程、场地安排等事宜,确保筛查工作有序开展。

(二)广泛开展宣传教

利用学校官网、公众号、入学通知等渠道,向学生和家长广泛宣传结核病筛查的重要性、筛查项目及流程等知识,提高大家对结核病的认知和重视程度,消除不必要的误解和担忧,引导学生和家长积极配合筛查工作。

 

三、学生及家长需要做什么?

(一)如实提供个人健康状况

在填写健康信息表时,家长和学生务必如实告知是否有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以及是否有咳嗽、咳痰≥2周,痰中带血、低热、盗汗、胸痛、食欲差、乏力、消瘦等肺结核可疑症状,确保筛查结果的准确性。

(二)全力配合筛查工作

家长要关注学校发布的筛查通知,按照要求带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结核病筛查。

1.幼儿园、小学及非寄宿制初中新生,若有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或可疑症状,需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B-PPD或EC)。

2.高中和寄宿制初中新生,要完成肺结核可疑症状问诊及结核菌素皮肤试验,若有可疑症状或皮肤试验强阳性,还需进一步做胸X光片检查。

3.大学新生需进行肺结核可疑症状问诊和胸部X光片检查,重点地区和学校的学生可同时做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如有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禁忌症,可采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替代。

(三)正确看待筛查结果

若筛查结果异常,如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强阳性、胸部X光片检查异常等,不要惊慌,这并不意味着一定患病,需尽快带孩子前往当地结核病定点医院接受详细检查,以明确诊断。

(四)积极配合治疗与管理

如果孩子不幸被诊断为肺结核,家长要及时向学校报告,配合学校办理休学手续。督促孩子严格按照医生要求坚持规范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绝大对数可治愈。治疗期间,尽量避免孩子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如需外出,务必佩戴口罩。对于结核菌潜伏感染者,在医生建议下,可自愿选择进行预防性治疗,以降低发病风险。若拒绝预防性治疗,应按照医生要求,在筛查后的3月末、6月末、12月末到当地定点医院各进行一次胸部X光片检查,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结核病可防可控,新生入学结核病筛查是校园结核病防控的第一防线。学校、学生及家长三方共同努力,积极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才能有效预防结核病在校园内传播,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

 

市疾控中心:张黎明

版权所有:济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济宁高新区英萃路26号 鲁ICP备17053123号 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2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