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11-13
诺如病毒具有传播速度快、致病力强、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最让人头痛的是,诺如病毒没有“年龄门槛”,从婴幼儿到老人都可能中招,而且感染后不会产生持久免疫力,有些孩子一年内可能会反复感染2-3次。
诺如病毒最爱“偷袭”,稍不注意就可能“中招”
1.“病从口入”最常见
吃了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比如没煮熟的贝类、剩菜)、喝了被污染的水,病毒都会趁机钻进肠胃。
2.飞沫“偷袭”防不胜防
患者呕吐时会喷出大量带病毒的飞沫,哪怕只是近距离说话、擦肩而过,吸入飞沫就可能被感染。
3.间接接触藏隐患
接触被患者呕吐物/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如餐具、玩具、门把手,都可能间接感染。
呕吐腹泻要警惕,出现脱水急就医
诺如病毒感染发病特别快,通常在接触病毒后12-48小时内就会出现症状:恶心、呕吐(儿童更常见,可能呈喷射状,一天可能好几次);腹痛、腹泻(多为水样便,无脓血,次数频繁);部分人会伴随低热(38℃左右)、头痛、乏力。
一般来说,症状会持续1-3天,多数人能自行恢复,但老人、小孩或免疫力弱的人可能因呕吐腹泻导致脱水,出现口干、尿少、头晕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特别提醒:尤其是孩子出现这些情况时,家长别误以为是“吃坏肚子”,一旦出现“半天没尿”“哭时没眼泪”“皮肤发皱”“意识模糊”,必须立刻就医!
科学防控,把诺如病毒“拒之门外”
1.洗手是第一道防线
饭前便后、处理食材后、接触公共物品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出门不方便洗手时,就带含氯消毒湿巾擦手,再用流动水补洗。
2.食物要“彻底煮熟”
生熟食材分开放,切生肉的刀和菜板,绝对不碰熟食;贝类海鲜(如生蚝、扇贝)是诺如病毒的“常见载体”,一定要彻底煮熟;剩菜剩饭加热后再吃,饮用水烧开后再喝。
3.定期消毒关键区域
家庭、学校等场所,每周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电梯按钮、餐桌、玩具等高频接触部位;患者康复后,要彻底消毒其用过的衣物、被褥(用热水清洗并暴晒)。
4.集体场所早防控
学校、幼儿园若出现诺如病例,应及时让患者居家隔离,对教室、食堂进行全面消毒,避免其他学生交叉感染。
写在最后:
诺如病毒虽然“难缠”,只有掌握“洗手达标、饮食把关、科学消毒”的核心方法,才能轻松守护好肠胃健康,让“肠胃刺客”——诺如病毒无处可藏。
市疾控中心:于颖慧、付贵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