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健康科普 >
【子曰健康说】世界糖尿病日——全龄守护,甜蜜无界

日期:2025-11-19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患病率正逐年攀升,已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甜蜜负担”。

2025年11月14日是第19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为“糖尿病与幸福感”,倡导“提高认知,重在行动,关注职场糖尿病”,旨在提升全社会对糖尿病的重视,鼓励健康工作方式,实现科学预防与有效控制。


一、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依据发病机制的不同,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以及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为最常见的类型,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以上。如果出现典型症状,并符合以下任一条件,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1.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11.1mmol/L(200mg/dl);

2.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126mg/d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二、代谢危机倒计时:你在糖尿病的"预备役"吗?

如果你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就要特别警惕了:

1. 年龄≥40岁;

2. 超重与肥胖;

3. 高血压;

4. 血脂异常;

5. 静坐生活方式;

6. 糖尿病家族史;

7. 妊娠糖尿病史;

8. 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

特别提醒:如果6.1 mmol/L≤空腹血糖(FBG)<7.0mmol/L,或7.8mmol/L≤糖负荷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为糖调节受损,也称糖尿病前期,属于糖尿病的“极高危”阶段,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三、科学管理,重启健康人生——糖尿病病后生活指南

确诊糖尿病并非终点,而是开启健康新篇章的起点。通过科学管理,您依然可以掌控生活节奏,享受高质量人生。以下是病后关键行动指南:

1. 精准监测,做自己的健康管家

每日监测血糖、血压及体重变化,建立健康档案。使用智能设备辅助记录,及时发现波动规律,与医生共同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

2. 营养重构,吃出代谢平衡

采用"彩虹饮食法":50%非淀粉类蔬菜+25%优质蛋白+25%全谷物。学会阅读食品标签,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节奏,用低GI食物替代精制糖。

3. 运动处方,激活身体机能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结合抗阻训练增强肌肉代谢。制定碎片化运动计划,利用通勤、家务等场景增加活动量。

4. 心理调适,构建支持网络

加入糖尿病同伴支持小组,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建立"家庭健康角",与家人共同学习疾病知识,消除误解与偏见。

5. 定期复诊,预防胜于治疗

每3个月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每年完成眼底、足部及肾功能筛查。随身携带急救卡和快速升糖食品,建立应急响应机制。


四、筑牢代谢防线:健康人群的糖尿病预防攻略

1. 饮食革命:重构碳水化合物摄入逻辑

(1)「3:2:1」餐盘法则:每餐3份非淀粉蔬菜(如菠菜、西兰花)+2份优质蛋白(鱼、豆类)+1份低GI主食(燕麦、糙米)。

(2)隐形糖狙击战:警惕加工食品中的果葡糖浆,用天然水果替代果汁。

(3)进食时序优化:先喝汤→吃蔬菜→蛋白质→最后摄入主食,延缓血糖上升速度。

2. 运动处方:激活肌肉的「血糖焚烧炉」

(1)碎片化运动:每坐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进行深蹲或靠墙静蹲,利用通勤时间快走15分钟。

(2)抗阻训练黄金期:每周2次力量训练(如弹力带、自重训练),增加肌肉量可提升基础代谢率。

(3)睡眠-运动联动:保证7小时睡眠后进行晨练,皮质醇水平降低时运动降糖效果提升。


结束语:

从今天开始:用一杯水替代含糖饮料,用楼梯替代电梯,用深度睡眠替代熬夜——这些微小选择,正在重塑您的代谢未来。

                     

      市疾控中心:付含箫、马迅捷

版权所有:济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济宁高新区英萃路26号 鲁ICP备17053123号 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235号